|
如何讓裝修又省錢又省心?(戳破建材商的謠言)裝修比減肥還有用,家裝所需的材料種類繁多,對于第一次裝修的業主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,很容易陷入裝修誤區,甚至花冤枉錢。那么如何讓裝修更省錢省心呢? 咱們今天就來解答這個問題! 原則一:環保第一。住宅里產生的甲醛、苯、氨一般都是由家裝材料造成的污染,而且不同的污染對人體都會產生不同的危害,所以在買材料的時候,一定要把環保放在首位。 原則二:注重實用。材料并不是越高檔越好,也不是進口的一定比國產的好,應和住宅的使用性能結合起來,不要一味追求美觀和檔次。 原則三:量力而行。裝修前初步定好預算,在不影響整體裝修質量的情況下,可以選擇中等的材料,控制成本。但是在水電、墻面、電器這些關鍵部位的選擇就應該以質量為第一,考慮其易損耗的特點做到一步到位,寧可多花錢也不能日后再維修。 原則四:防火安全。注意材料的防火等級,特別是吊頂這類的材料,如果所用材料不是阻燃的,一旦有火災發生,裝修材料將首先被點燃著火,所以廚房中的屋頂以及內墻應盡量選用無機飾面材料。 Part2:建材商家常見欺騙招數 騙術一:偷梁換柱。買材料時不要一顧壓價,如果你拿到大大超出預期的低價那么你就要當心了。一些商家商通過偷換材料等級從而賺取巨大利潤。如給你看的是一等品,提貨提的就是二等品了。提醒:在交款時一定要讓商家出具正規的發票,在發票上注明品牌名稱、等級、優等品、合格品字樣,有問題可作為憑證。 騙術二:缺斤少兩。在購買涂料時,不同涂料使用的計量單位不同,有的用公斤,有的用升,有的用加侖,還有的用桶,最好不要以桶為單位購買,因為這樣每桶的數量容易產生誤差。提醒:還有一些大批量的輔材,如水電管和膩子等,一般顧客不會一一檢驗,這樣也容易讓商家鉆了空子。 騙術三:以假亂真。有很多鄰居都是第一次裝修,對于材料的真偽,特別是加工的地板,實木家具之類的無法辨別,故一些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,就用一些價格較便宜的木種冒充名貴木種,比如用“灰木蓮”冒充“柚木”。提醒:選擇正規品牌選購。要求發票上寫明:地板名稱、等級、品牌,并索取質量責任單,如果發現有假,可依此投訴。 第一種謠言:瓷磚越大?越厚越好? 1、瓷磚規格越大,水泥鋪墊面積也會隨之增大,瓷磚的抗擊打能力也越差。 2、瓷磚越厚也不代表越結實,瓷磚的強度在于它的抗裂性,事實上,現在國際建筑陶瓷產品的發展以輕薄、結實耐用為潮流。 第二種謠言:木地板樹種越貴含水率越低? 1、不同樹種都有其天然屬性,并非越貴越好,有的側重耐劃性、有的側重保溫隔音效果,無論什么樹種加工而成的地板,符合國家相關標準、按需選購便可。 2、另外不少人強調地板的含水率要低,首先地板含水率測試計算十分復雜、消費者難以實行,其次實木地板含水率也不是越低越好,在9%—11%更加適宜。 第三種謠言:地毯絨面更顯檔次? 1、表面有絨毛的地毯的確看上去比較美觀,顯得高貴典雅,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放絨面的地毯的。 2、在人多、經常被踩和易臟的地方絨面地毯用久了會變得臟亂又難清洗。 第四種謠言:環保概念炒作 1、完全無污染無危害的產品鳳毛麟角,商家打著環保的旗號有很多,但真正是不是環保要看有沒有國家級的檢測報告,如果都達標就可以放心購買。 2、因此,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,要讓商家出示他們的檢測憑證,不能商家自己說怎樣就怎樣,而是檢測數據說了算。 |